记者沈佳颖 翁天可
通讯员刘冬
“张爷爷,我们来下棋,把不同颜色的棋放在对应的棋格内好吗?”近日,在蛟川街道乐龄长者之家内,一位年轻护工正在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进行每日康复训练。“养老不离家”“离家不离社区”,这是大部分老年人的美好愿望。而这份愿景的背后,离不开区人大的持续监督,以助推认知障碍康养照护体系建设。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认知障碍成为了高龄老年人易发的疾病,它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认知障碍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6%左右,他们的照护问题已经成为养老刚性需求。在今年区人代会上,人大代表票决通过镇海区政府今年的八项民生实事项目,认知障碍筛查康养照护项目就是其中一项。
如何让老年人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群众的关切就是人大工作的焦点。
2022年,我区出台全省首个《认知障碍康养照护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率先聚焦认知障碍老人群体养老需求,探索建立三级照护网络。区人大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将“认知障碍筛查康复照护项目”列入2023年度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同时,紧盯构建完善的筛查、服务、人才和智慧四大体系建设,由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各工作机构具体组织,区人大代表中心组、代表专业小组和区人大代表广泛参与,并通过专题审议、专项视察等手段加强跟踪监督,全力支持区民政部门高质量做好认知障碍筛查康复照护工作,推动实现具有镇海特色的认知障碍康养照护体系。
今年6月,“乐养镇海、爱有记忆”镇海区认知障碍康养照护体系宣传推进月活动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贵驷敬老院、蛟川5A中心、骆驼红日东渡等“幸福忆家”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3个,蛟川、庄市、招宝山、贵驷等“记忆家”居家支持中心4个,汉郡社区、总浦桥社区“记忆站”社区站点2个。完成全区490名认知障碍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编制印发《“记忆守护”镇海区认知障碍工作指南1.0》,正在制定认知障碍康养照护操作手册、认知障碍康养照护运营规范(宁波市地方标准)。完成全区2.3万名老年人认知障碍初筛,约有6%的初筛对象疑似患有认知障碍,已发放定位器230余台。
认知障碍筛查康养照护项目是镇海区今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也是区人大的心头关切。下一步,区人大将继续聚焦项目要素保障、实施进度、建设质量、运维水平、使用效果,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代表全程问效制,全方位开展代表进网入格、代表督事、代表主题活动,并通过项目进展情况通报、集体视察、年底专题听取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的报告和评估报告、在区人代会上对上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结果开展满意度测评等措施,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